由于面粉加工者在面粉增白劑禁用后,一直在尋找增白面粉的改良劑,結(jié)果導(dǎo)致一些面粉改良劑廠家違法使用一些有毒有害物質(zhì):
一、常見的可以使面粉漂白的有毒有害的物質(zhì)主要有以下幾種:
1、曲酸
曲酸(又名麹酸),化學(xué)名稱為5-羥基-2-羥甲基-1,4-吡喃酮,是一種白色晶體或晶體粉末。曲酸是一種黑色素專屬性抑制劑,可以抑制皮膚黑色素的形成,常被用于美白類化妝品,但據(jù)日本研究報道,曲酸具有致癌性,在2005年已禁止在化妝品中使用。
曲酸對食品具有保鮮、防腐、抗氧化作用,特別是對食品的酶促褐變有很好抑制作用,由于一些研究報道曲酸具有致癌風(fēng)險,我國GB2760也沒有把曲酸列入食品添加劑,所以在食品中使用曲酸抑制褐變是違法行為。
目前,一些改良劑廠家大肆宣傳可以防褐變的面條改良劑其主要成分可能就是曲酸或者焦亞硫酸鈉,面粉廠如果使用此類改良劑,都屬于非法使用添加劑的行為。
2、焦亞硫酸鈉
焦亞硫酸鈉屬于食品添加劑,但是在面粉中是禁止使用的,由于焦亞硫酸鈉具有一定的漂白面粉的作用,所以一些面粉改良劑廠家違法在面粉改良劑中使用焦亞硫酸鈉,焦亞硫酸鈉在蒸饅頭時會形成二氧化硫,結(jié)果造成饅頭中的二氧化硫超標(biāo),結(jié)果常常會使執(zhí)法部門誤認(rèn)為饅頭房采用了二氧化硫熏蒸饅頭,其實(shí)是面粉廠加工的面粉違法使用了 焦亞硫酸鈉。
3、吊白塊
吊白塊又稱雕白粉,化學(xué)名稱為次硫酸氫鈉甲醛或甲醛合次硫酸氫鈉,有漂白作用。遇酸即分解,120℃下分解產(chǎn)生甲醛、二氧化硫和硫化氫等有毒氣體。吊白塊水溶液在60℃以上就開始分解出有害物質(zhì)。主要應(yīng)用于印染工業(yè)。
吊白塊的毒性與其分解時產(chǎn)生的甲醛有關(guān)。口服甲醛溶液10-20毫升,可致人死亡。口服甲醛溶液后很快吸收。人長期接觸低濃度甲醛蒸汽可出現(xiàn)頭暈、頭痛、乏力、嗜睡、食欲減退、視力下降等。一次性使用劑量達(dá)到10克就會有生命危險。
4、熒光增白劑
熒光劑又叫做熒光增白劑或熒光漂白劑,是一種熒光染料,或稱白色染料,主要用于紡織,造紙,包裝材料等。它的特性是能激發(fā)入射光線產(chǎn)生熒光,使所染物質(zhì)獲得類似螢石的閃閃發(fā)光的效應(yīng),使肉眼看到的物質(zhì)很白,達(dá)到增白的效果。熒光增白劑作為一種化學(xué)物質(zhì),一旦進(jìn)入人體很不容易被分解,而且能使細(xì)胞產(chǎn)生變異,成為潛在的致癌 因素。
熒光粉不屬于食品添加劑,有毒性,故在食品方面都嚴(yán)禁使用。
二、部分有毒有害物質(zhì)的快速鑒別方法:
食品添加劑中次硫酸氫鈉甲醛(吊白塊)的鑒別方法
1.取少許試樣放入燒杯中,加入稀鹽酸,不斷攪拌,會聞到一種刺鼻的氣味,就可能斷定含有吊白塊。
2.取2.0 g樣品,加入鹽酸(1+3)10 ml,再加1g鋅粒,迅速在瓶口包一張醋 酸鉛試紙,放置約0.5-1小時,觀察其顏色變化,同時做對照試驗(yàn),如果醋酸鉛試紙變?yōu)樽厣蚝谏?,則可能含次硫酸氫鈉甲醛(吊白塊)。需繼而做甲醛的定性試驗(yàn)。
食品添加劑中熒光增白劑的鑒別方法
1 試劑和材料
1.1 95%乙醇
2 試驗(yàn)步驟
2.1稱取5.0克試樣,溶于40ml95%乙醇中,充分?jǐn)嚢?,靜置上清液澄清。在紫外燈或太陽光下觀察溶液界面,有紫色光環(huán),隨熒光增白劑含量的增大紫色光環(huán)顏色加深。
食品添加劑中亞氯酸鹽的鑒別方法
1.稱取2.0g試樣,加10ml(1+3)鹽酸,產(chǎn)生黃色氯氣味氣體,液體呈黃綠色。其色澤隨亞氯酸鹽濃度增大而加深。
2.稱取5.0g試樣,加10 ml水,攪勻過濾,該濾液可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lán)。
